高中高三

文都古韻作文

本文已影響 6.32W人 

當一條條四通八達的柏油路覆蓋了古樸的青石路,當一座座鋼索斜拉橋取代了古老的石拱橋,當一幢幢林立高樓替換了古韻的瓦房……現代化的氣息早已浸潤了文都——桐城。都市化的生活,激情而有底蘊,時尚而又高雅,活力而又有生命力。

文都古韻

然而,雖然現代化已將文都改頭換貌,但是她卻古韻猶存。她的古韻深深刻在她的心扉,我好奇地叩開歷史虛掩的的門,尋覓和感受文都的古韻。

遠離了市中心的喧鬧,攜一縷清心,我且漫步於遠近聞名的六尺巷。我用手溫柔地觸摸古青色的石磚,似乎觸摸到當年張宰相那顆寬廣的心;我閉目享受般地深吸一口氣,似乎聞到當年彌留在巷間的那股浩然正氣;我隔離了人世的紛擾,用心聆聽,似乎聽到有人云:“一紙書來只爲牆,讓他三尺又何妨?長城萬里今猶在,不見當年秦始皇”。在巷尾,我回望巷首,其實它並不遙遠,而我卻似乎永遠望不到它的另一端。也許,數載的歷史早已將它延長,與人性接軌,與美德契合。

作別了六尺巷,不經意間已閒步至“了了橋”,情不自禁憶起了戴公爲了卻爲民的一點心願,而爲此橋取名爲“了了橋”。我佇立於“了了橋”之上,時而舉目四望,時而俯首沉思。

我似乎看到年少的戴名世曾一目十行——一夜閱潘老(潘木崖)數十卷秦漢史。我似乎欣賞到他的一字千金——他爲程氏兄弟鞋店取名曰“甲乙號。”從此,“甲乙號”便聲名大振,生意紅火。我似乎目睹了他如何一聯結文友——才華橫溢,剛正不阿且從不趨炎附勢的他,本以“良弼橋上乘涼,涼到三更涼畢”“作對”於一個橫衝直撞的縣老爺,卻因此而得下聯“呂亭驛中避雨,雨至五鼓雨停”喜結縣老爺爲友。當戴公與世長辭後,《南山集》卻流傳至今,見證他的不平凡,也增添了文都的不凡。

拜別“了了橋”,沐浴在文都熾盛的文風中,我虔誠地前行。去拜訪凝結人間親情的望母塔,去聆聽美麗的仙姑與井的傳說,去欣賞“飛天蝴蝶舞花間”的唯美與果敢,去感受吳汝綸一心向學的熱忱與執著……

文都的古韻,點點滴滴,滴滴點點,記錄在發黃的史冊,鑲嵌在大街小巷,浸潤在古今文化。它給予都市化的生活以濃郁的底蘊、純樸的高雅、持久的生命力。它似一杯醇酒,在都市化生活中,愈釀愈醇,悄無聲息地散發着歷久彌新的芳香……

猜你喜歡

熱點閱讀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