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中中考

《溪邊》課堂教學實錄作文

本文已影響 7.82W人 

1。運用藉助圖片、想象畫面、聯繫生活等方法理解難懂句子

《溪邊》課堂教學實錄

2。瞭解動靜結合的寫作方式

一、複習導入

師:葉聖陶老爺爺將這滿池的荷花比作了一幅活的畫,還有一位作者,將他的童年當作了許多的水墨畫,今天我們就來學學這組兒童詩——

生:童年的水墨畫

師:童年的什麼?

生:水墨畫。

師:水墨畫是什麼?

生:用水和墨畫成的畫,是國畫的一種。

師:你見過嗎?

生:見過。

師:哦!原來你是根據生活經驗來理解難懂詞語的。

師:看,看到這些(出示幾幅水墨畫圖片),我馬上就知道了什麼是水墨畫,這種方法是——

生:你是藉助圖片理解的。

師:如果你們像周老師一樣,閱讀中遇到難懂的詞語,你們還有什麼妙招呢?

生:問身邊的人、查字典、看註釋……

二、讀通詩歌

師:看來你們對理解難懂詞語已經難不倒你們了,但今天,我們要挑戰更難的目標——

生: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句子。

師:其中一些難懂的句子,就藏在一幅幅水墨畫中,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一篇《溪邊》。請大家翻開書本72頁,先聽課文朗讀,聽清每個字的讀音。

師:看到你們自信滿滿的樣子,我就知道你們肯定都會讀了,展示展示,齊讀。

三、讀懂詩句

師:你們發現這條山間小溪的特點了嗎?是從哪裏發現的呢?

生:平靜。詩句說“山溪像綠玉帶一樣平靜”。

生:還有一句“垂柳把溪水當做梳妝的鏡子”,“鏡子”也說明山溪平靜。

師:你們善於抓住關鍵詞來理解詩句,棒極了。有一位詩人,也將水面看成了鏡子,你記得他是誰嗎?

生:劉禹錫!湖光秋月兩相和,潭面無風鏡未磨。

師:溪水如同綠玉帶,溪面如同鏡子,真是平靜。我們再次讀一讀這一句,要輕輕的,靜靜地讀,別讓我們的呼吸破壞了這份平靜。

生齊讀:垂柳把溪水當做梳妝的鏡子/山溪像綠玉帶一樣平靜。

師:真好聽!在這靜靜的山溪裏,有一個靜靜的景物呢。你找到了嗎?

生:紅蜻蜓,它立在了釣竿上。

師:我記得我們學過的《昆蟲備忘錄》中提到過蜻蜓。它可是一種特別靈敏的動物呢。

生:它有複眼。

師:那請你來讀讀這一句。

生:凡是有複眼的昆蟲,視覺都很靈敏。蜻蜓就有複眼,蒼蠅也有。你走近蜻蜓和蒼蠅,還有一段距離,他們就發現了,噌——飛走了。

師:可此時此刻,蜻蜓也安安靜靜立在那裏,這說明什麼?

生:這裏特別安靜,蜻蜓靈敏的複眼也感覺不到一絲絲的動。

生:釣魚的人很專注,一動不動。

生:四周沒有任何聲響,世界安靜得就像靜止了一樣。

師:我覺得你們也像小詩人呢。有時候,就是那麼一個小小的生靈,就在那麼短短的一瞬間,它就成了一句詩,一起讀:

生齊讀:釣竿上立着一隻紅蜻蜓。

師:你見過這樣安靜又美好的畫面嗎?那麼一個小小的生靈,在那麼短短的一瞬間,成了一句詩。

生:花朵上立着一隻小粉蝶。

生:花蕊間立着一隻小蜜蜂。

生:陽光裏掛着一隻小蜘蛛。

生:荷葉上蹲着一隻大青蛙

生:樹幹上立着一隻小蝸牛。

生:葉子下躺着一隻毛毛蟲。

師:不得不說,小動物會作詩,你們會寫詩呢。我們一起看看這句“人影給溪水染綠了”。有人覺得,這句是“人影把溪水染綠了”,有不同意見嗎?

生:我覺得是人影被溪水染綠了。

師:“給”到底是“把”還是“被”呢?這句話有點難,悄悄告訴大家,理解難懂句子的方法和理解難懂詞語的方法差不多哦!我們也可以查查字典。這是字典中“給”的解釋,這裏的“給”是第幾個意思呢?

生:第四個,“被”的意思。

師:人影被溪水染綠?有點難理解。誰來幫幫我。

生:溪水周圍有青山,水中有水草,溪水變綠了,人影映在溪水裏,也變綠了。

師:想象畫面,說得過。

生:我以前在鄉下玩的時候,也見過這樣的綠綠的小溪,不僅溪中的人影是綠的,雲朵在溪水裏也是綠的呢。

師:聯繫生活,說得過。我沒見過山間的溪,但我見過傍晚的湖。在紅紅的夕陽下,湖面也是紅紅的。那倒映在湖裏的所有影子,都變紅了。湖水給夕陽染紅,什麼又給湖水染紅了呢?

生:樹影給湖水染紅了。

生:人影給湖水染紅了。

生:倒映在湖裏的屋頂給湖水染紅了。

生:車影給湖水染紅了。

師:生活的某個瞬間形成的某個美麗的畫面,就是一句詩呢。來,我們一齊讀讀這兩句,輕輕地,輕輕地讀,別把紅蜻蜓嚇跑了。

生齊讀:人影給溪水染綠了/釣竿上立着一隻紅蜻蜓。

師:真安靜啊,請你再來讀一讀,其他同學閉上眼睛,想象這個安靜的山間景象。

[讀完後馬上播放水花濺起的聲音]

師:發生了什麼?

生:忽然撲騰一聲人影碎了/草地上蹦跳着魚兒和笑聲。

師:有疑問嗎?

生:人影爲什麼會碎呢?

生:魚兒怎麼會在草地上?

生:魚兒怎麼會發出笑聲?

師:會提問的小朋友就是會學習的孩子,大家和同桌討論討論,看看能不能解答自己的疑惑吧!

師:怎麼樣?有答案了嗎?

生:我覺得有人掉水裏了。

生:我覺得是魚上鉤了,魚一滑就掉到地上了,它想回到水裏,就在草地上蹦跳。

生:釣魚的人嚇了一跳,往後一退,影子就不見了。

生:我覺得是水濺起水花,影子就像碎了一樣。

師:那笑聲是哪裏傳來的呢?

生:釣魚的小朋友釣到魚,很開心,就笑了。

師:爲什麼笑聲也是“蹦跳着”?

生:他們很激動,笑得上氣不接下氣。

生:因爲太開心了,笑聲很大,山谷裏還有回聲。

師:你們的想象力太豐富了!想象畫面,就把難懂的詩句理解了。魚上鉤了,釣魚的孩子激動了,猛地一拉,就濺起了水花。看,水花把影子弄碎了[出示動圖],魚兒在草地上蹦跳,釣魚的孩子興奮地跳着、笑着。現在山谷還那麼靜嗎?

生:動起來了。

師:是啊,溪水動了,人影碎了。只有人影碎了嗎?

生:樹影碎了。

生:雲影碎了。

生:天空也碎了。

生:山影也碎了。

師:紅蜻蜓呢?

生:受了驚嚇,噌地飛走了。

師:可是,爲什麼詩人只寫人影碎了呢?

生:因爲人影碎了,其他的別人也能猜想到。

生:全寫了,就沒有想象空間了。

師:說得真好,詩歌講究的就是想象空間,如果一樣一樣全寫了,那一點想象空間也沒有了,那就不叫詩了。詩只會選取特別的景物畫下來。

師:如果我們把小朋友釣到魚的場景寫下來,可以寫三百字呢。可詩人只用了兩個詩句,一起讀:

生齊讀:忽然撲騰一聲人影碎了/草地上蹦跳着魚兒和笑聲

師:詩歌就是這樣,不描述具體的起因經過結果,就描寫景物瞬間的狀態,給人帶來無盡的想象空間。這個想象空間,就叫詩意。詩意是個很美好的詞,等你們長大一點,詩讀得多一點,就會更喜歡“詩意”了。

四、總結提升

師:在這節課中,我們運用了藉助圖片、想象畫面、聯繫生活等方式理解了這首小詩中的難句,感受了這首小詩的詩意,還有很多難句藏在後面的詩歌中等着大家去理解,下節課我們繼續。下課!

猜你喜歡

熱點閱讀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