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學五年級

生活處處是課堂作文範本

本文已影響 6.99W人 

蹺蹺板之槓桿原理

生活處處是課堂

天下午,我和好朋友桐桐正在小區裏玩蹺蹺板。桐桐足足比我高了半個頭,體重也比我重了好幾斤。我們兩個都是爭強好勝的孩子,在蹺蹺板上互不相讓,都想把對方翹起來。我們都坐在離蹺蹺板支點較近的地方,一直僵持不下。

休息時,熱心的爸爸走了過來,告訴我一個獲勝的小妙招:“待會兒你去玩的時候,要坐在離蹺蹺板中心點較遠的位置,保準能贏桐桐。”我半信半疑,決定試一試。

第二回合正式開始。桐桐仍然坐在離蹺蹺板支點較近的位置,而我卻悄悄地把位置往後移了一點點。我猛一發力,桐桐果然被翹到了半空中。

“哈哈,勝利啦!勝利啦!”

興奮之餘,一個疑問在我的心中油然而生:爲什麼坐得離蹺蹺板支點較遠,我就能翹起比我重的桐桐呢?我百思不得其解。

回到家,我立刻打開百度,上網搜尋答案。百度上的的答案簡潔明瞭:玩蹺蹺板利用的是槓桿原理。在用槓桿搬動物品時,從作用點到支撐點的距離越遠,搬起來就越輕鬆,作用點到支撐點的距離叫做力臂。這是什麼意思呢?原來,人對蹺蹺板的壓力是動力和阻力,而人到蹺蹺板固定點的距離就是力臂。桐桐的重量雖然大,但只要我的力臂足夠長,她自然就會被我翹起來。如果有一個足夠長的蹺蹺板,那我是不是能夠將爸爸翹上天呢?哈哈,終於真相大白咯。

生活處處是課堂。這一次玩蹺蹺板,不僅讓我懂得了槓桿原理,更體會到了探索與學習的樂趣。

猜你喜歡

熱點閱讀

最新文章
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