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學四年級

碎片與碎片化作文

本文已影響 7.61W人 

由於網絡的飛速發展,“碎片化”這一此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,成爲近年來人們熱議的話題。生活中的碎片不是因網絡而生,那是本來就存在我們生活中的。碎片化是網絡時代出現後,碎片現象愈益繁多,纔出現了“化”化進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
碎片與碎片化

我們曾經也擁有碎片的時間,那時我們覺得這很便利,比如在上下學的路上背背單詞。短時間強記的多次反覆讓我們記憶更加牢固,如果以背完一百個爲目標,那每次的十分鐘積累起來,不過幾天便可以完成。但也不是每一件事都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做的,比如說,英語的閱讀理解。一篇四百到五百字的文章,若是一段段分開看,不僅容易忘記前面的內容,還難以發現段與段之間的聯繫。看書也是如此。傳統的碎片化只是我們完成某一“整體”事件的一種途徑,將一本書,分成幾個碎片,利用碎片的時間去讀。而現在我們將碎片化當成目標,急切地希望利用這短暫的時間來完成些什麼。

隨着網絡社交的興起,我們習慣於網絡聊天,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,手機總要放在旁邊,一有提示音就立馬放下手中的事情回覆消息。等放下手機再看自己在做的事情,已經不知道剛剛做到哪裏了,思路被打斷,只好從頭來過。又如一些使用類app,傳統的單詞本背書方式早已被“扇貝”、“百詞斬”等代替,然而,這卻往往達不到以前的效果,人的注意力本就不太容易集中,現在又被各種推送消息打擾,大大降低了效率。

網絡的飛速發展,使碎片化進一步加劇,在漸漸變得更加支離破碎的時間裏,我們漸漸失去了自主思考的能力,被龐大的信息數據牽着鼻子走。我們開始變得浮躁,匆匆瀏覽的獲取信息的方式使我們不由得被消息發佈者的立場主導,輿論導向的不同使事物的不同方面被不同的人不同程度的放大、縮小、刻意修飾,這就使得人的認知片面化,偏激化。人生來有惰性,而碎片化無疑加重了它對人的能動性的影響。得來全不費工夫的信息甚至還附帶各種看法和評論,於是我們便不再自己主動思考,“看看別人的就好”。正是這樣的心態使得網絡冷暴力越來越肆虐,我們鮮有自己的主張,因爲不夠了解,但也沒有人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去探索它。

要緩解這些現象,需要我們正確認識“碎片化”對我們的意義,迴歸傳統的“碎片”利用方式,以其爲途徑,以完成“整體”爲目標,剋制思想上的惰性,做對我們有利的事情。

猜你喜歡

熱點閱讀

最新文章
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