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中中考

探訪身邊的文學蹤跡作文600字

本文已影響 5.65W人 

舊時王謝堂前燕,飛入尋常百姓家——題記

探訪身邊的文學蹤跡作文600字

作家餘秋雨曾這樣描述南京:“別的故都,把歷史濃縮進宮殿;而南京,把歷史溶解於自然”。可見南京文學氣息之濃厚,自古深受文人學士的喜愛。而我,這一次來到這六朝古都,探訪其文學蹤跡。

詩跡

來到綠草如茵的鳳凰臺下,望着緩緩東逝的秦淮河分與高聳巍峨的鳳台山,我彷彿看到李白因感受到“大江前繞,鷺洲中分”之勢而揮毫“鳳凰臺上鳳凰遊,鳳去臺空江自流”在淮水旁坐下,看着秋天把淮水變得格外清澈,傍晚已至,鐘山被晚霞染成紫色,看着悠然自得的老馬在耕地上悠哉遊哉地走着,鄭理庵在此長吟“淮水秋清,鐘山暮紫、老馬耕閒地”的身影逐漸浮現在我眼前;在夜晚登磯,看澄江如練,水月皓白,一首《燕子磯》我腦海迴盪。

文跡

走進座落在繁華鬧市中的瞻園,看北假山的挺撥高聳,感受古木參天的山林氣氛,感嘆山重山,水重水,佳山妙水出不窮,看着這幽深,自然的園林,越發越覺得《紅樓夢》中四十回,“史太君兩宴大觀園,金鴛鴦三宣牙牌令”中的大觀園有七分相似,原來這瞻園便是《江樓夢》中“大觀園”的前身。而這典雅端莊的園林正應和了書中對大觀園的描寫:白石崚峻,或如鬼怪,或似猛獸,縱橫拱立。遊覽着瞻園,同時也感受着它的文學氣息。

人跡

走過青石磚的小巷,路的盡頭便是一扇古樸的大門,門上的扁額用朱漆寫着:吳敬梓故居。跨過已有些腐爛的門檻,低頭看去,居中便是用四方石磚鋪成的小院,矯首平視,一間用木石砌成的書房便現於眼前。雖然時間的刻刀早已將其變得千瘡百孔,但透過現今的水泥與舊時的木石融合的建築,吳敬梓在屋中奮筆書,在紙上撰寫《儒林外史》的身影在那稍顯昏暗的屋中浮現。

在南京這蒼老的城市中,追尋着文學的蹤跡,順着那悠長的南京文脈,那璀璨的如星河的文學文化通過歷史的痕跡在眼前呈現,讓我虔誠地膜拜。

鍾靈毓秀,天下文樞。

文學之都,當之無愧!

猜你喜歡

熱點閱讀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