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文載體觀後感

傳統文化觀後感作文

本文已影響 6.3W人 

傳統文化觀後感範文(精選4篇)

 傳統文化觀後感

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,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,爲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。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,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傳統文化觀後感範文,歡迎閱讀,希望大家能夠喜歡。

  傳統文化觀後感1

前幾天,我在街上看見到處都有“和睦、尊師、節儉……”等標語,我疑惑不解。今天,學校正好觀看了《弘揚傳統文化,傳承優良家風》的視頻,我終於懂了:家風是融在血脈中的驕傲,是先人從一代又一代的的生活中總結出的家族風氣。街道上貼的宣傳語原來都是祖國的傳統文化精髓。

我迫切地想知道我們家的家風是什麼,急忙返身往回跑。我一進家門,正好撞上爸爸,爸爸看我跑得滿頭大汗,就問我:“兒子,你跑這麼急有什麼事嗎?”我結結巴巴地說:“爸-爸,我們的家風和家訓是什麼?”爸爸眨了一下眼睛,問:“你爲什麼要問我們家的家風和家訓?”我對爸爸說:“我今天在街上看到寫有和睦、尊師、節儉……的標語後,就想到了我們應該也有家風和家訓吧。”“哈哈!”爸爸笑了起來,接着爸爸把家裏人都叫了出來。

正當大家疑惑不解的時候,爸爸從書房裏拿出一幅字出來,用手輕輕地摸了摸,鄭重其事地交給我,然後嚴肅地說道:“兒子,請你和姐姐把這幅字打開看看。”我小心地與姐姐一起將這幅字慢慢的展開,只見上面寫着四個蒼勁有力的書法字:厚德載物。我和姐姐看着這微微泛黃的書法字,陷入了沉思。爸爸說:“他的意思是大地袒露的氣勢和順厚實,君子要像此一樣增厚美德,容載萬物。這就是我們的家訓!你們可要好好琢磨琢磨。”

我想,我們家的家訓應該是讓我們謝家人不斷學習,提高修養,以寬容、良好的品德對待人和事。想到這裏,我豁然開朗,和姐姐相對一笑。我在心裏暗暗對子說:“從今往後,我要更加努力,不斷進步,爭當美德少年,發揚我們家厚德載物的家風。”

  傳統文化觀後感2

今天聽了這堂傳統文化的課,讓我深刻體會到了百事孝爲先,“諸事不順應不孝,孝字全家安”學習傳統文化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、夫妻和睦、教育孩子、做好人。“兄道友、弟道恭、兄弟睦、孝在中”孝順父母並不是給點錢,買件衣服這麼簡單,我們的言行舉止、學習和工作中都要做到讓父母安心,不要讓他們擔驚受怕,“親所好、力爲具、親所惡、謹爲去”。

人要多做善事,才能積福,纔會有回報!人要懂得感恩與報恩啊!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,別人對你的恩德要永記於心,別人有做對不起自己的事要忘記,不是我們擁有的.太少,而是我們計較的太多。當一個人做盡了壞事,沒有道德心、羞恥心的時候,就會出現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自然規律。

聽了康金利老師兄弟倆的講座才知道,爲什麼家裏會有這麼多的矛盾災禍,才知道解決家庭問題的方法都要從自己內心去改變,一切從我做起,讓家庭充滿和諧歡樂。

學習傳統文化能讓企業和諧,社會和諧,國家和諧。中國是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,以人爲本是學習傳統文化的根本,首先把人教育好,把傳統文化一直堅持學習下去,我們的生活纔會越來越幸福!

  傳統文化觀後感3

爲響應二中的號召,向單位請了一天的假,參加二中舉辦的傳統文化報告會。

在會場上,聽着老師聲情並茂、如泣如訴的演講,我思緒萬千,感受良多。

中華五千年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,對於我們這些芸芸衆生來說,難見其滄海一粟;然而對已過中年、且爲人父的我來講,感受最深的就是中華文化雖博大精深,卻很質樸,我們雖然沒有像那些專家學者那樣整天去研究她,把她上升到什麼樣的理論高度,但我想我們卻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去理解她,去感悟她,並且在實際生活中去踐行她,把她作爲我們日常生活的行爲準則。

在這麼多的文化當中,我想最簡單、最質樸、也是最實際的就是傳承了幾千年的中國的孝文化。最簡單的理解就是孝順父母,雖然這件事情說起來簡單,但做起來卻不那麼容易。

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,把我們養大成人,這其中的艱辛不是我們每個人都能知曉的,如果不是親身經歷的人他是不會有什麼感受的,所以纔有了那句古語:“可憐天下父母心”。

記得大學的時候,一個年輕的老師跟我們說過:你們將來是要處朋友、結婚的,那我問你們,你們用什麼樣的方法來看朋友的人品呢?其實很簡單,那就是看你朋友對她(他)父母的態度是好還是不好就可以了,如果好的話那沒問題,如果不好的話那就別處了。你想想,他(她)連自已的父母都不愛,他(她)能愛你嗎?那是不可能的。當時只是一笑而過,經過這十幾二十年的生活,真正感受到了這句話真的很有道理。如果一個人對自已的父母都不好那還能對別人好嗎?簡直是笑談,血脈相連,血濃於水永遠都是不滅的真理。

對於父母我們能做些什麼呢?我認爲首先要與父母保持一個適度的距離,有人說這叫“一碗湯的距離”。這樣非常好,首先,保證了各自的生活空間,又爲孝敬父母提供了必要的條件;其次,要善於化解父母遇到的麻煩,也許父母遇到的麻煩不是我們能解決的,但我們可以跟他們聊聊,從別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,那時候麻煩也許就不是麻煩了,心鎖打開了,老人就快樂了,身體也就健康了。其實他們並不在乎有多少物資,也許一句溫曖的話語,一個真誠的笑臉都會讓他們心花綻放。大家還記得《常回家看看》這首歌嗎?它的流行不只是曲調悠美,我想更主要的是跟孝心有些關係吧,因爲它唱出了許多人的心聲。

着名學者張緒坤曾經說過:當你對着冰冷的墓碑的時候,那你所做的一切都晚了,都沒有意義了。更想起古人一句話叫:父母在不遠游。古人尚且如此,那我們現代人更應該懂得孝敬父母的重要性了。

在我國古代有着許許多多的關於孝敬父母的故事廣爲流傳,例如二十四孝等,舉不勝舉。

無形中,孝敬父母也成了社會上衡量一個人品質的一條標準。在當今社會,面對繁雜的社會我有些茫然,然而內心深處的原則卻沒有變,那就是交朋友也好,處同事也罷,首先要看這人對父母的態度,如果這人對父母好,那麼這個人一定不是什麼大奸大惡之輩,值得交往,否則就不值得交往了。

林林種種的社會現象被老師當做事例搬到講臺上,似故事,似警鐘,時時刻刻在耳畔回想。聽完報告,走在回來的路上,外面已是銀裝素裹,白茫茫一片,在每個人的腳下都是潔白的一片,而每個人走過去後卻留下了深淺不一、或直或彎的腳印。

  傳統文化觀後感4

最近看了《弘揚傳統文化公益論壇》的光盤,看後感想很多。在此之前我看過陳大惠老師和蔡禮旭老師所講的,學習《弟子規》怎樣做人的一系列書籍和光盤。關於傳統文化我也不是很懂,但看了這張光盤後知道了,中華傳統文化,是我們祖先流傳下來的,寶貴的精神財富,是無價之寶。但不幸得很被我們拋棄了。今天我們又重新拾起學習傳統文化,是非常必要的。

在當今的社會裏,人心浮躁、自私自利、只顧自己不顧別人,與《弟子規》的要求相去甚遠,說白了就是不會做人。在論壇上講演的老師們,他們所講的內容非常感人,通過學習傳統文化後,在他們的身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。可以說學習前和學習之後判若兩人。其中有位來自北京叫張華的老師,她講的特別感人。她本人是位癌症患者,她曾畢業於一所名牌大學,畢業後順利地進入一所證劵公司。收入頗豐,很快就有了房子、車子、票子、以及當今社會上讓人羨慕的一切。於是,她拼命的消費享受,不懂得惜福,接下來果報也就跟着來了。

先是事業上不順利,婚姻上也亮起紅燈,身體上也出了問題,最後確診爲惡性腫瘤。於是她開始抱怨上天對她不公平,甚至想到自殺。學習了傳統文化後,她明白了發生這一系列的不幸的原因所在。古人云:“德不配位必有災殃”當你的德行不夠時,(沒有德行)你去享受大的福報,那麼災殃也就跟着而來。張華老師講,她從小就不聽父母的話,和長輩頂嘴,長大後也不懂得孝順父母,和《弟子規》所講的怎樣做人完全相悖。

現在她通過學習傳統文化和《弟子規》之後,懂得了孝順父母,認識到過去的行爲錯了,她在父母面前磕頭懺悔,發誓一定改過。人有善願天必佑之,佛教裏常說“境隨心轉相由心生”。由於她的心念轉變了,身體也隨着發生了變化。她再去醫院檢查時,醫生驚奇地發現腫瘤縮小了,可以做手術了。後來通過醫生們的努力,手術很成功,她也終於恢復了健康。張華老師用她的親身經歷,活生生的事實告訴人們,癌症是可以治癒的。只要我們按照自然規律,去生活、去做人、去孝敬父母、去愛你身邊的人,那你的一生一定平安快樂。古人云:“人爲善福雖未至,禍已遠離。人爲惡禍雖未至,福已遠離。”古人的話我們一定要牢記在心呀!

我皈依佛教多年了,但我看了弘揚傳統文化的光盤後,感到很慘慚愧。與那些在論壇上講演的老師相比,我做的太不夠差距太大了。我明白了爲什麼學佛多年,而進步緩慢吶,原來是沒有學好怎樣做人。《弟子規》講“見人善即思齊,縱去遠以見躋”,我一定努力向他們去學習,先學做人。做一個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使者,讓身邊更多人學習《弟子規》,瞭解中華傳統文化,讓老祖宗的教誨深入到每個人的心中,讓更多的人成爲傳統文化的受益者。我們的社會一定會更加和諧、更加美好,最終會成爲人們嚮往的人間淨土!

猜你喜歡

熱點閱讀

最新文章
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