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中初一

共享的一天作文

本文已影響 7.63W人 

2030年,隨着科技的飛速發展,“共享”模式已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,也幾乎已經沒有人會質疑它的存在。人們需要它,也離不開它。那時的生活,又會發生什麼天翻地覆的變化?

共享的一天

早晨八點,陽光透過商户照進屋內,灰塵在室中飛舞錯亂。這是一座新研製出的“共享公寓”,和從前的“羣租房”不同,這個公寓就是專門分割成幾小間,一套完整的公寓裏,人們只需要定時用手機支付一小份房租,就可以住進這一套屬於個人的縮小公寓了。主人公坐起身,伸了個懶腰,離開了他的房間,準備出門上班。他叫顧笙,是一家公司的白領,剛上任不久,單身一人居住在這“共享公寓”中。

他推起一部“共享單車”,單車上的人臉識別系統早已為他解鎖好了車。早已人手一部的共享單車,可以牢記在兩天之內使用的人,如果兩天之內騎同樣的車,就可以免費騎行。一路,暢通無阻,顧笙一邊騎車,一邊觀察着這座陌生的城市。馬路上,一輛輛共享汽車從他身邊飛速駛過,身邊是一部部同他一樣的共享單車。“共享”這個新的生活理念是在幾年之前被提出的,可短短几年,卻發展得如此迅速。普通的汽車、自行車早已無人生產,人們紛紛轉向生產、投資共享汽車、單車。顧笙一邊默默地想着,一邊飛快地騎着,幾分鐘之後,他到達了公司。

經過一上午的開會、討論、工作,終於到了午餐時間。

走進了公司附近的“共享餐廳”,用手機支付了用餐費用。這一帶都是金融街,每天中午的就餐就全靠這幾個“共享餐廳”了。每天中午,就有很多員工在這裏就餐。自動更換的餐盤、餐具,自動送達的食物無不充滿高科技。雖與學校的食堂類似,卻遠遠比其更符合現代上班族的需求。

食畢,顧笙休息了片刻,準備與同事一同大打籃球。他走近一個“共享籃球”的櫃子,用手機掃碼,櫃門自動打開,取出籃球。一下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,顧笙疲憊地揉揉肩,騎上單車,回到了家。他無不感歎着這座城市的科技給人們所帶來的便利。環顧四周,街上無不存在着“共享書店”,“共享便利店”,“共享雨傘”等等。人們有的失了業,轉而做起了“共享”的工作。“共享”一點點吞噬人們的生活,當今人的私有財產變得越來越少。“共享”模式的利與弊,究竟各佔其幾?

夜幕降臨,共享的一天結束了,而當今社會的人卻仍不知道,“共享”給人們帶來的,更多是利,還是弊。

猜你喜歡

熱點閲讀

最新文章

推薦閲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