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中初二

做青團作文

本文已影響 7.15W人 

清明節我們沒去掃墓,沒去户外踏青,但我們做了一道美食——青團。

做青團

這段時間正是青團最佳的品味時間,也是最佳的製作時間。

青團做起來似乎不難,因為它用不着太多的材料,但其實也很考究。青團的點睛之筆是“艾青”,它長得一點都不出眾,沒有太多的辨識度,在我看來就像是雜草,但它卻成就了美味的青團。

首先便要將這個點睛之筆洗乾淨,蒸熟,泡點水。這個步驟並沒什麼難的,難的是揉麪,因為是糯米,所以要十分的謹慎,一出錯就會翻車。太軟太硬都不行,還要有彈性。超大盆的糯米粉馬上就要變成糰子了。外婆先在中間挖了個坑,然後往裏填滿熱水,果然水量真的很重要。

接下來就是力量活了。要使勁使勁地揉,要揉無數次,水也要倒無數次,想想青青的小糰子就要出生了,不禁流了流口水。我就坐在旁邊給外婆倒水,外婆就使勁地揉麪。我左看右看,看得出揉麪既要有耐心,也要有耐力,揉久了會很累的。我也看出揉麪好像很難也很麻煩,電視裏不就一放水就變成糰子了,可自家做起來怎麼這麼麻煩,慢慢的,糯米粉就被揉成了粗糙的大面團,然後再加些水,加些粉,繼續揉,光滑的糰子出現出現之前,別忘了放入艾青汁。

大人們剁肉拌餡很快也就好了。接下來就是捏糰子,放餡之前就是捏成窩窩頭的樣子,然後往裏放餡,最後捏成團,就這樣一個一個捏完,鍋上蒸。很快,可愛的綠團團就出生啦!

清明節真是一個有實踐意義的節日。

猜你喜歡

熱點閲讀

最新文章

推薦閲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