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學五年級

五洞橋遊記作文

本文已影響 5.59W人 

在一個夏夜的晚上,趁着皎潔的月色,父母帶着我去了五洞橋。

五洞橋遊記作文

五洞橋在黃岩西門出城的金門外。我們沿着栽滿了綠化的人行道一路步行,月亮也悄悄跟了過來。純淨的月色下,母親向我講述了五洞橋的故事——五洞橋古時稱“西橋”,宋朝元祐六年建造的孝友橋是他的前身。但是由於沒有水閘,再加上自然災害,孝友橋在一次水災後毀壞了。當時黃岩的一個鄉紳趙伯雲,也就是趙匡胤的七世孫,邀衆人重新建橋,並以大型石條砌築,也就有了現在的五洞橋……

“喏,五洞橋!”父親打斷了母親的話,指了指江對面那座佈滿了霓虹燈的石橋。順着父親所指的方向望去,燈光掩映下的五洞橋如長虹臥波,體形秀麗。“1,2,3,4,5,五個洞。”雖然這不是我第一次見到五洞橋,但是每一次見到它,我都忍不住要數一數它的橋洞,彷彿這就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莊重的儀式。

彎彎的月牙陪着我們又走了一段路,我們一起來到了五洞橋橋邊。

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銅像,那是趙伯雲的銅像——這座石橋的創建者。我藉着清澈的月光走上石橋,用手摸了摸橋欄。橋欄上的花紋經過長時間的風化,已消磨了棱角,變得更加溫潤起來。橋面上鋪着石板,如水的月光傾瀉而下,石板上竟也泛起點點波光,一如橋下被晚風拂過的江面。橋上游人很多,他們行走自如,非常愜意。

突然,我注意到了一個石坑:它向下彎曲着,底下有一個石洞。我猜測着這或許是用來排水的。吸取了孝友橋毀壞的教訓,後來趙伯雲等人建橋的時候定是小心謹慎,精心設計,纔會有如今在這江頭矗立了幾百年之久的五洞橋。小小的五洞橋,卻凝結着古人的智慧,傳承着我們黃岩的文化,展現着黃岩的歷史遺韻。趙伯雲他們建築五洞橋,在當時或者是現在,都是多麼偉大的工程啊!

月亮攜着半透明的雲彩,向五洞橋投下汪汪一片月華。

我想到了之前姐姐在外地讀書時,我們問她想不想家,她當時硬氣地說“不想”,後來卻又和我們說:“我有點想我們黃岩的五洞橋,學校這邊的月色沒有家裏好,這邊新建的大橋也遠不如我們黃岩的五洞橋讓人魂牽夢縈。”

我忽然就感受到了五洞橋不僅僅是五洞橋,更是承載了我們黃岩人的智慧,承載了遠方遊子對於家鄉的思念,承載了黃岩的一段歷史!

在月光的映襯下,我們離開了五洞橋。

猜你喜歡

熱點閱讀

最新文章
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