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學六年級

端午節作文摘要參看

本文已影響 7.73W人 

【篇一:端午節】

端午節

黃梓瑜

今天是端午節,我早早地起牀了。早餐是外婆提前裹好的糉子,白白的,糯糯的,軟軟的,蘸點糖,可好吃了。

吃完糉子後,我也想要包糉子,於是就迫不及待的讓外婆教我。糉子的形狀可多了,有長糉,南方糉,北方糉,三角糉,塔型糉等,我們吃的都是三角糉,所以外婆自然教我的也是三角糉。

首先拿一片大葉子捲成圓錐形,託在一隻手掌心上,接着把圓錐體裝滿提前泡好的糯米,如果不想吃白米糉,可以在中間一層裝一點餡料,再在上面鋪一層糯米,然後把上面的葉子向下摺疊,直到完全蓋住開口,再沿三角形摺疊所有的葉子,最後用繩子把糉子綁牢。這樣三家糉就做好了。三角糉造型美觀獨特,可以製成鹹甜的口味。蛋黃,鹹肉和棗子都是很常用的餡料。裹好的糉子全部下鍋煮上,不一會兒,滿屋子的糉子香味,饞的我們口水直流。

到了下午,媽媽開始教我做糉子形狀的香包。可香包太難了,我有點無從下手,媽媽就手把手一針一線的教我,終於在媽媽的指導下,一個不太難看的糉型香包做好了,裏面裝滿了可以驅蚊的艾草,聞上去一股濃濃的草藥味。

接下來,就是激動人心的龍舟賽了。我和妹妹看得可起勁了,一直爲自己喜歡的隊伍喊“加油”,眼睛一刻都不離開電視屏幕。

到了晚上,我們吃的還是糉子,有一些還是我早上包的呢。當然可不只有糉子,還有外婆的拿手好菜,每一道都很好吃。

一年一次的端午節就這麼結束了,今天真的是“糉”義滿滿啊,好期待下一次的端午節呀!

【篇二:端午節】

趙夏語

大家都知道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屈原的,其實在屈原跳淚羅江之前,端午節早已存在了,糉子一開始也不是爲了不讓魚蝦侵蝕屈原的屍體,而在古代糉子是在清明節吃的。清明種是古時候,每家每戶清明節時都要吃的一種糉子,清明節家家裹糉子,可作上墳的祭品,也可作踏青帶的乾糧。“清明糉子穩牢牢"其次就是“糉子"諧音“衆子”寓意人丁興旺。

賽龍舟,吃糉子也是端午節的必要習俗,而今年的端午節卻與以往的不同。因爲今年的端午節不僅是端午節,還是我媽媽的生日,媽媽每天都在外奔波,非常辛苦,也因爲這個家操勞了許多,這個端午節媽媽帶回來了很多糉子,媽媽不甚在意自己的生日,她總覺得只有小孩子纔會過生日,可是媽媽在外婆的眼裏永遠都是一個小孩子呀!以前我還都太小,只會做一張卡片以表心意,但是我逐漸長大,心中的形式感也越來越強,我向爸爸預支了下個月的零花錢,買了一個蛋糕,那個蛋糕不僅僅是我的心意,更是我對媽媽的愛,是我的自豪,是我的驕傲,是我覺得自己長大了。

這個端午節我吃的糉子也不少,端午節前一週家裏就陸陸續續拎來了一箱又一箱的糉子,有些是爸爸、媽媽的同事、領導送的,有些是親戚朋友們自己包的,每年端午節我們家裏最不缺的就是糉子了,一到端午節,那肯定少不了吃個兩三週的糉子:蛋黃糉、鮮肉糉、豆沙糉、蜜棗糉……這些都是一些傳統的糉子,而今年我卻吃到了幾款不一樣的糉子,令我最印象深刻的還是那鮑魚蛋黃肉糉,裏面有三個小鮑魚,一顆像小太陽似的蛋黃,兩塊鮮美的肉,鮑魚筋道美味,蛋黃流出黃澄澄的油,鮮肉肥瘦相間,糯米香甜可口,一切都恰到好處,現在回想起來,真是令人難以忘懷。還有一款新奇的糉子,那就是星巴克推出的果凍糉。外表倒是比其他糉子小個一兩倍,糉子的糯米有一層果凍代替,而內餡兒則是美味的水果味,也是很好吃的。

時代在慢慢改變,人們吃的糉子也越來越好了,但是傳統是不變的。祖祖輩輩想流傳下的精神是不變的,更好不代表改變,爲什麼要有端午節?因爲要紀念屈原,爲什麼要紀念屈原?因爲他身上有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,什麼值得學習的精神?愛國的精神。

身既死兮神以靈,子魂魄兮爲鬼雄。

【篇三:端午節】

徐盛佳

蘇州人對於節日的吃食格外講究。春節吃餃子;中秋吃月餅;元宵吃湯圓;清明則是吃青糰子,而端午節不僅要吃糉子,還要掛菖蒲圃、喝雄黃酒等等。

端午節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,因楚國著名詩人屈原於端午節投江自盡,就變成紀念屈原的節日。

每年到端午節這天,我們家都會吃媽媽提前包好的糉子,並在門上掛菖蒲。今年,我也嘗試了一下掛菖蒲。我先將媽媽準備好的菖蒲、艾草、大蒜放在一起,幷包上一張小小的紅紙,再繫上紅色的絲線,最後用膠帶粘掛在門框上。

雖然菖蒲掛好了,但我卻心存疑惑,爲什麼端午節要掛菖蒲呢?於是上網查了一下。原來,古人認爲五月是毒月,而五月初五是毒日。端午則是毒月惡日,需要正能量的端午三友“菖蒲、艾草、大蒜”,對付蛇、蠍、蜈蚣、蟾蜍和壁虎,也就是“五毒”。三個好朋友,擔任着不一樣的武器,菖蒲是端午三友中的“劍”;艾草是“鞭”;大蒜則是“錘”,幫助人們祛邪避毒。

後來,我還將剩下的菖蒲根切成一片片的薄片,在縫衣針上穿上紅絲線,把它們穿串起來,做成一條菖蒲手鍊,套在手上可好看了,而且還散發出一種獨特的清香,那味道沁人心脾,使我時不時就想聞一下。

看來,端午節不僅吃要講究;而且掛,也有掛的講究。

【篇四:端午節】

黃子堃

“五月五,是端陽。插艾葉,戴香囊。吃糉子,撒白糖。龍舟下水喜洋洋。”每當快要到端午節時,我這隻小老鼠就饞得慌。因爲我特別喜歡吃糉子。

端午節的由來傳說很多。最著名的就是:屈原投江和伍子胥殉國的故事。但是隨着閱讀量的增加。我才瞭解到:端午節並不是因爲屈原纔有的!早在屈原之前,就已經有端午節了。

第一階段:夏至

先秦那會兒,老百姓的娛樂活動很單調,於是他們就經常一邊種地,一邊往天上瞅。瞅着瞅着,他們發現:在咱們中華大地上,每年總有那麼一天,白天最長,夜晚最短。這就是夏至。那時候的人特別講究陰陽學說,白天爲陽,夜晚爲陰。而夏至是白天最長的一天,堪稱“陽頂天”。所以人們覺得,得在這天搞點儀式,萬一能去兇化吉呢?於是,人們決定在夏至這天,搞點祭祀活動。

祭祀需要供品,只用豬牛羊又太沒創意,所以他們開了個腦洞:用竹葉包上米,做成牛角的樣子。兩者結合,代表陰陽調和、驅邪辟毒。最後,還給供品起了個名字:角黍。是不是發現了什麼?沒錯,角黍就是糉子的1。0版,人們最早是在夏至那天吃的。

第二階段:端午節

夏至那天,是農曆的五月。這時候的天氣,有個很重要的特點——熱。天氣又潮溼又炎熱,這麼一來細菌滋生,五毒叢生。在這個時間段,人特別容易染病,對於醫療水平有限的古人來說簡直是死亡的一季。所以在五月初五這天,爲了防蟲防病,各種辦法都用上了:

後來,這些習俗就流傳了下來,人們還給五月初五這一天,起了個專門的名字————端午。

又因爲離端午比較近,所以角黍就變成了端午的美食夏至就漸漸不吃了。

在我的家鄉,端午有許多個習俗,不知別處有沒有:用紅、黃、藍、白、黑五色絲線,系在兒童的手腕上。瞧,我手上就有一個去年端午系的五彩線手鍊。這絲線稱爲“長命縷”。各家各戶壓在門上插“五端”:菖蒲、艾草、石榴花、蒜頭、龍船花。吃“五黃”:黃魚、黃瓜、鹹鴨蛋黃、黃豆瓣包的糉子、雄黃酒。

端午節最不可少的是糉子,各地的糉子的做法、樣子都不一樣,食材更是千奇百怪。家鄉的糉子大部分是“江南四角糉”因其長得像一隻小腳丫,美其名曰“小腳糉”。有鴨蛋黃餡的,有蜜棗餡的,有鮮肉餡的……讓人口留餘香。

我愛家鄉的糉子!我此生難忘!

猜你喜歡

熱點閱讀

最新文章
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