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學六年級

登孔望山作文

本文已影響 6.6W人 

孟秋,釀霜的天氣。晨起,秋風輕叩小窗。踏着秋韻,登孔望山。

登孔望山

一下車,便與秋風撞了個滿懷。眼前,一條石子路蜿蜒而來,漸遠了山間鳥兒清脆的鳴啼,如銀鈴般悠揚、曠遠,把我們的心伴着梓桑的愛輕流入雲際,動聽。身置霧靄間,漸行漸遠……

腳踏青磚,一陣輕風漸起,伴着流淌着愉悅的陽光,來到了一個清肅的地方。黃牆紅瓦間,瀰漫着佛香,流露着滄桑,一看就不是紅塵久留之地。果然,門前石碑上題着“龍洞庵”。一入大門,佛家的莊嚴與肅穆就流露出來,給人以威嚴之感。院內,正廳門邊,兩棵古木蒼勁有力地矗立在兩旁,左曰古柏,右曰糯米茶樹。走近糯米茶樹,濃密的樹葉撐出十幾平方米的樹蔭。輕撫樹幹,摸到的盡是歷史的滄桑。樹幹墨綠,綠的蒼鬱、綠的深沉,呈現出山上的氣候與水土對生命最獨特的鍛鑄。輕摘下一片黃綠相間的樹葉,放置於眼前,世間的顏色盡在黃橙之間,給人以溫暖的感覺。樹幹一圈點綴着星星般的墨苔,讓人感受到生命的幽與靜,散落其間的幾朵苔花,散發出細微的清香,怡人。

順着道邊的麻慄樹西上,太極古曲聲漸濃,一會兒功夫,便來到了龍洞石刻旁。舉頭左望,見一石洞露在陰崖之上,邊上有各朝各代文人墨客的題字。其間,一幅“歸雲飛鳥”最引人注目。字裏行間無不透露着飽經風霜的遒勁,給人以行雲流水之感;字斟句酌間還流露着幾分感慨,猶如蓸操遠觀滄海:“日月之行,若出其中;星漢燦爛,若出其裏。”好一番“歌以詠志”!

扶着白石欄杆一路盤旋而上,鳥鳴聲愈濃,陽光愈強。在一片鳥聲喧譁間,來到了孔子望海像前。石像前有一尊香爐,上刻“道觀古今”四字。趙樸初先生有詩云:“海上絲綢路早開,闕文史實證摩崖。可能孔望山頭像,及見流沙白馬來。”

山頂上的陽光在此迂迴、蜿蜒,放眼遠眺,海州城一覽無餘。忽然間,心頭明朗,天高雲淡,秋高氣爽。孔望山上,已是秋光溢彩。

天空湛藍,白雲旖旎,風光秀美,幾隻雁無聲飛過……

猜你喜歡

熱點閱讀

最新文章
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