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高二

何苦營營似螻蟻作文

本文已影響 5.86W人 

黃鐘大呂,從不會在市井間響徹;而琳琅鈺璇,也只能在崑崙峯巔上爲西王母所見。是所謂“大音希聲,大象無形。”真正有才德的人,又何必費盡心機的去爲衆人開出一朵美麗的花供其驚歎呢?他們所追求的惟有能在駕鶴之日拄杖起行,最後看一眼山邊黃昏,心安長嘯一聲:“吾本山野布衣,天下於我何加焉!”

何苦營營似螻蟻

柳屯田言:“人生都無百歲。”這大概是他歷經風雨後的一聲長嘆吧。他看破人生,在名利逡巡過後,不論王侯,無論將相,結果不都是“一根殘燭,半盂餿飯,悽悽黃昏雨”麼?於是留戀煙花巷陌,不求聞達於乾坤。而請看百年之後,千年之後,大宋王朝那些兩榜出身、欽點翰林的讀書種子們,又幾人青史留名呢?反觀柳永,生前與世無爭一心一意去尋自己人生的歡樂,人生的價值,姑不論他緣何至此,他總歸做到了極盡澹泊,身後佳作流世,堪爲大家。且不說他的詩作層次高低,他總歸成爲宋詞史上的光輝一筆。

沒有在汲汲社會中爭名奪利,沒有在未遂風雲中迷失自我。弗爭,則萬物莫與之爭!

柳七是反潮流、自負的,不屑於“花上梢頭惹人媚”般的生活,因此無爭於世。再說姜子牙,等待四十餘年終於等來了實現人生價值的機會,那麼在他綻放生命之花前的四十餘年又是怎樣渡過的呢?

姜子牙原名呂尚,年輕時頗不得意,七十歲時才娶的老嫗爲妻,而過了不久老嫗便棄之而去,原因很簡單,他認爲姜子牙沒有能力,不務正業,當然這也並不是老嫗的過錯,因爲整個社會都認爲姜子牙是棵無用的稂草而已,面對這等處境,姜子牙氣餒了嗎?顯然是沒有的,他仍然自信滿滿地去渭水邊垂釣,卻沒有面紅耳赤的與旁人爭論自己是否有才能,又沒有挖空心思去討一個官做,證明自己爲相才只爲賺取常人歎服,仍然白衣白鬚皓首凝神的垂釣。意不在魚,而在聖君。終於他得遇周文王,興周八百年盛世。

類似韜光養晦的人還有很多,商山四士,朱買臣,諸葛亮不都是“我守我廬兮,以待天時”麼?等到時機一到便“一聲長嘯安天下”,綻開一朵不隨時間飛逝而零落的不死之花!

價值的意義不在於是否讓他人欣賞,時光自會評論一切;也不在於外界的肯定,自己心安,便是人生的底線價值。待到如范仲淹一樣在岳陽樓上手書“不以物喜,不以已悲”時,人們纔可以無愧於良心說:瞬間光華的人生,我等並未虛度。

誠然,建功立業覓封侯,身外事而已。成之自可竊喜,不成亦無自餒。心安怡然,纔是人生之重啊!

猜你喜歡

熱點閱讀

最新文章
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