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中初一

從此相信作文

本文已影響 7.16W人 

對於外地民工,我對他們的印象大多是不好的。他們會亂闖紅燈,不管車輛疾馳,當然最後都會招來一聲抱怨,那也是他們活該;他們經常說髒話,我曾多次看到他們嘴裏叼着香菸,含糊不清地說着下流的話。我對此堅信不已:他們的內心是骯髒的。

從此相信

直到那天——

我拖着行李走向車站,從包裏拿出《人間失格》翻閱了起來,餘光裏,我感覺到身邊多出了一個黑影。我放下書望了一眼,是一個民工,於是下意識地往右挪了一步,他趕緊也挪過來一些。因爲距離有些近,我聞到了他身上的汗臭味與塵土味,只得又往右挪了一步。我討厭這個味道。

“小姑娘,你在看什麼?”他帶着一份好奇探過頭來,聲音着實不好聽,啞啞的,帶着疲憊,還摻雜着外地方言的濃重口音。我有些不耐煩,氣憤地將書合上。我討厭別人打擾我讀書,民工就是民工,一點兒禮貌也沒有。也不知道是沒看出我的煩躁,還是真的好奇,他居然側着頭讀出了書名。

隨後,他淡淡地笑了一聲,用他那像烏鴉叫聲一樣粗重難聽的嗓音說:“小姑娘,你這個年紀看這本書是不是太早了?”說實話,我有些驚訝,《人間失格》確實適合成年人看,不太適合學生,因爲有些“致鬱”。作者是日本著名小說家太宰治,是他生平最後一部作品,真實表現了他的內心世界,他覺得自己的一生充滿可恥,作品發表的同年,他就自殺身亡。他難道也看過這本如此“喪”的書?我只好對着他輕輕地說:“是,但我喜歡讀它。”那是我第一次覺得民工原來也懂得讀書。

我這才正視起他來。黝黑的臉龐,滿布着皺紋,手指甲有一條一條的裂痕,黑黑的;衣服是油膩的,髒髒的;褲腳管上沾滿了泥土,布鞋也一樣,沾滿了土……他的外表,和普通民工沒有太大的區別,不一樣的是眼神,他的眼睛閃着光。

“小姑娘,你還是少讀這類書爲好,它們不適合你們孩子閱讀。這本書講的是作者本人的私生活,他一生自殺了五次。人間失格,意思不就是喪失爲人的資格嗎?這本書的主題很消極,很頹廢的!”我又一次看見他眼裏閃着光,那是對書本的熱愛,對文字的熱情,也有爲我着想的焦慮,“小孩子要正能量一些,積極些,並不是所有的書都開卷有益,讀書要有選擇,比如《夏洛的網》《草房子》什麼的比較適合你們孩子讀哦!”

我大吃一驚,想不到他對書有這樣的見地,同時也被他的閱讀量給震驚了。在旁聽了一會兒我們談話的公交司機,似乎對他的“自以爲是”有些反感,也許是對民工滔滔不絕地談論書籍實在是不能適應吧,於是他手握方向盤,頭也不回地正色對我說:“小孩子以後少和陌生人聊天!”

但我從此相信民工的心也是美好的,尤其是一個有閱讀習慣的民工,他的內心世界總該多一份對美好的追求吧!我想,哪怕在社會的最底層,他們都心存善良,對生活有熱情,有追求,值得我們另眼相看。

猜你喜歡

熱點閱讀

最新文章
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