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中初三

遺失的情趣作文

本文已影響 7.08W人 

宋代詞人蘇軾所纂寫的《記承天寺夜遊》中的“何夜無月?何處無竹柏?但少閒人如吾二人者也耳”一個“閒”字讓我不禁深想,並想到了一句詩是這樣說的“細雨溼衣看不見,閒花落地聽無聲”。

遺失的情趣

有人說,這是歌頌春天的美好意境;有人說,這是一種恬淡的做人境界;有人說,這是嘆息“細”、“閒花”不爲人知的寂寞處境;有人說,“看不見”、“聽無聲”並不等於無所作爲;還有人說這種意境已然不適合當今的社會。

越過千年的距離,看古人是如何品味這“細雨”、“閒花”。就拿蘇軾與懷民來講,可把傾瀉的月光用水來比喻,斑駁的樹影如水中藻荇。如此之情懷,如此之心態早已被塵世的喧囂所淹沒。你我之心,也早已無力去拾起那份“閒花”、“細雨”的情趣。而蘇軾豁達的胸懷卻有力的告訴我們——人,活在世上,不僅僅爲了每日的三餐,也不僅僅爲了銅臭,而是爲了享受生活的美好,讓自己的靈魂永存。

轉而想想,那迷濛的小雨一點一滴打落在裙衫之上,沁人的感覺一觸即發,有誰能說這感情不滂沱?那星點的花瓣搖曳着曼妙的身姿輕盈落下,卻足以將整條小徑綴滿,有誰敢說這感情不壯烈?只是,只是我們每個人在心靈深處都安有一處花冢,埋藏着那些滂沱壯烈卻鮮爲人知的情感。

也許,我們應將此詩改爲“細雨溼衣不看見,閒花落地無心聽”。在這毫無意境、語言生硬的“詩句”下,便暴露出一顆顆跳動着的鮮活卻浮躁、活躍卻迷茫的心了吧!

我想我們應當學習的是蘇軾的那份“閒”心,不必拘泥於程式化的生活結構,試試掬起一捧清爽純淨的水拍擊臉頰,我想,越然而起的定會是七彩的水花

我也相信細雨必會看得見,閒花定然聽有聲。

猜你喜歡

熱點閱讀

最新文章
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