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中初三

效率至上的世界,我們需要什麼作文

本文已影響 6.97W人 

最近有一種說法頗爲流行——精緻的利己主義者。這個詞出自某教授的一次演講:一位學生爲了得到該教授的留學推薦信,在他的選修課上,積極主動,下課與他討論學術問題,卻在出國後不再聯繫,使教授感到被人利用了。其實,我們心知肚明,世上不乏精緻的利己主義者。

效率至上的世界,我們需要什麼

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,人們漸漸有走向效率至上的道路的趨勢。何爲效率?在最短的時間中取得最大的收益,若無收益則不付出。就像那位學生,用盡辦法取得老師的推薦,在目標達成後一走了之。就像人們只用手機去處理需要解決的問題,手機怎樣運行並不被關心。的確,效率作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,讓我們完成了許多任務,可是在效率之外,我們生活還有什麼其它的呢?

曾有人問哲學大師羅素,生命的意義在於什麼。羅素回答:對愛情的渴望,對知識的追求,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心。同情,作爲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美德,是指對他人的處境感同身受,痛苦他人的痛苦,憐憫別人的不幸,同情顯然是出於人道而非效率。同樣一塊麪包,自己吃了可以果腹,但是送給比自己更飢餓的人,就有了同情,有了善意和感激。而喪失同情心,再高的效益和效率都只是慾望。

我特別欣賞畢飛宇先生說的一句話:人就是這樣,一旦有了信仰,他就有決心和毅力浪費時光。其中“浪費”一詞尤其說得好。明知不可爲而爲之,明知難以成功也要義無反顧地去費時費力,這又是與效率背道而馳的做法。人類之所以這樣不顧一切,是因爲信仰。伽利略用近十年計算思考,提出日心說,絕非爲了人們的敬佩與崇拜,而是他相信科學;達芬奇用了三年只爲畫好蒙娜麗莎的嘴脣,絕非單單爲了完成一幅畫,更是他對於藝術的追求。還有許許多多的普通人,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去踐行信仰,或成功或失敗。我相信,無論如何,他們的生活一定是充實而幸福。

前文提到,效率是爲了讓我們更快更多地完成任務,但是,我們是否想過,人這一生完成這些任務是爲了什麼?如果只是爲了名次而學習,大概永遠也無法有所突破;如果只是爲了利益而奮鬥,你收穫的利益如何安放?面對這麼多利益,你又選擇哪一條?事實上,一開始人們就是先有信仰來明確方向,再用努力和奮鬥去實現它。這個過程中,人們爆發出的意志力和忍耐力是驚人的,於是人們獲得了許多成果。而後來迷茫而倦于思考的人,他們看見了這些成果,便盲目追求。或許他們自己都不知道,這樣追求是爲了什麼,也正因爲他們的盲目與茫然,終難以成就大業。

蘋果公司總裁說,我不擔心人工智能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,我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,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,罔顧後果。我想,若把人生比作一條漫漫長路,是同情心讓我們的旅途不再孤獨,讓我們的交往,不再都是利益權衡;又是信仰,爲我們撥雲見日,像明燈一樣爲我們指引方向。當我們擁有這兩樣,我們不被利益左右,我們成了利益的主人,這也正是人與機器的不同之處。

在這個效率至上的世界裏,或許漸漸被人們遺忘的東西才真正左右人類的結局。我們需要同情與信仰,有了它們,上帝也會爲我們讓路。

猜你喜歡

熱點閱讀

最新文章
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