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中初三

關於書法的作文600字

本文已影響 5.19W人 

一席沙宣,一方硯臺,一支狼毫,書寫歲月。我成長的道路上,嫋嫋墨香點燃我心中的微火。

關於書法的作文600字

初識書法,還是懵懂之時。我仍記得我學的第一部名帖是顏真卿的《多寶塔碑》。方纔拿得起筆的我自然把握不住其中的奧妙。“遒勁鬱勁,外拓內斂,方正平直,不露鋒芒,要再沉穩一些。”那一年我小學四年級,浮躁的黃毛小子,拿起筆卻變得格外安分。

橫豎撇捺,正楷的端正規範,如一把熨斗,平息浮躁。“倒水輕柔,杯子穩放。倒好一杯水,你就讀懂正楷。”老師的話讓我發現生活中的書法。這端莊大氣的字點燃我心中那一炬穩重的微火。

年月漸長,一見唐代大家褚遂良《聖教序》,便被那細如遊絲的筆畫所折服。“想練好褚體,要在瘦硬中見靈動,圓轉中見韌性。”老師指點我。是啊,像褚遂良這樣上承歐、虞之風骨,下啓顏、柳之闊達的大師必然是我的仰望。我於是輕挑墨水,藏鋒起筆。再臨《陰符經》,風姿綽約,飛白窈窕,靈動之中猶存一絲恬靜。

起承轉合,行書的藕斷絲連,如一闋宋詞,辭盡意存。“虛實結合,文爲意生。寫好一篇文章,你就讀懂行書。”原來,萬物相通,靈性相長。褚體的動靜結合,方中有圓點燃我心中那一炬剛柔並濟的微火。

技藝漸精,我又迷上了孫過庭的《書譜》。正所謂飛舞變幻,令人歎服。“寫《書譜》,要心沉慢練,注意留白。你這是操之過急,而忘了留下空白,整個版面就顯得小氣,拘束了。”我悟了,於是我慢下來,仔細揣摩筆畫的走向,慢慢地讀懂“下筆如有神”。

行雲流水,草書的張弛有度,如一位舞者,言語就在水袖劃過的空中。“篆法圓奮,章草飄落。讀懂初三,你就讀懂草書。”原來,道法自然,書法就是人生。初三,我有厚實的積累和紮實的基礎,就該如草書一樣踔厲奮發,砥礪風行!

正是這一點點的微火,讓我經受歷練,讓我變得沉穩、幹練、果敢。有道是:鮮衣怒馬少年時。我願帶着這匯聚起來的微火,去點燃未來路上更亮更耀眼的火炬。

猜你喜歡

熱點閱讀

最新文章
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