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中初二

青春的遇見作文1000字

本文已影響 7.71W人 

“一朝沐杏雨,一生念師恩”。

青春的遇見作文1000字

——題記

第一次見到他,是在初一五班的教室裏。那天,在秋陽明媚的光影裏,他款款走進我們的教室。

教室裏鴉雀無聲,我們好奇地打量着他。只見他一頭烏黑的發,有些蓬鬆,似是剛洗過;眼睛不大卻明亮清澈,像是裝了星星似的;鼻子不太挺拔,鼻樑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鏡;臉上有些許紅潤,顯出未褪去年少的青澀;他個子比較高,身材卻是瘦瘦的,再加上不太整齊的牙齒,看上去頗有幾分滑稽。同學們似乎是看他年輕,便少了幾分忌憚,開始竊竊私語起來。於是他也似乎從光明轉變成了黑暗,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,多了幾分嚴厲。他沉默地環視着臺下喧鬧的同學,同學們立刻安靜了下來。接着,他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,看着他那歪歪扭扭的字跡,我不禁笑了起來,跟他的人一樣的稚嫩呢。寫完之後,他用溫和而又平靜的語氣對我們說:“我就是你們的語文老師,叫我孟老師就好。”

因爲我們的歷史老師也姓孟,所以班主任提議,可以用“老孟老師”和“小孟老師”來區分。可是我們私下裏都悄悄去掉“老師”兩字,直接稱呼他爲“小孟”了。我們還時常偷偷想:這老師這麼年輕,肯定沒什麼經驗。直到我們相處了一段時間後,我才發現,原來和我們想的完全不一樣。

那是一次語文課,我們要學的是一首現代詩。在上正課之前,小孟老師先給我們讀了一首他自己寫的詩,題目已經記不清了,詩的第一句是:星期一吃黃桃,甜度像是坐電梯……他讓我們自由朗讀了一遍那首詩,便開始講述自己寫這詩背後的故事:“那時我剛來紹興,……”這時我們才知道,他不是我們本地人。我們津津有味地聽着,沉醉在他的故事中。

小孟老師上課的方式也有些特別。他很重視朗讀,每次上課都會安排充分的時間來讓同學們讀課文,尤其喜歡讓我們齊聲朗讀,如果課文太長,小孟老師便會讓我們默讀。待到真正開始上課了,小孟老師便又有自己的一套方式,他總會帶着我們去細細體會人物情感,把每一個人物的重要細節都“啃”下來。他給我們講《老王》一文時,老王爲楊絳先生一家送冰塊,臨終前送香油和雞蛋……每一個情節都讓我們細細品味,讓我們慢慢體會出楊絳先生對老王的情感由同情到愧怍,使我們更深入地去理解文章。有時候,小孟老師還引導我們與文中的人物深入交流與對話,這種對話,給了我們靈感和成長。小孟老師的課堂,總會帶給我們滿滿的收穫,或是語文能力的提高,或是情感思想的陶冶。

可惜,小孟老師才教了我們一年,到了初二,我們的老師全換了一遍。偶爾在學校遇到小孟老師,也只是匆匆打個招呼便各忙各的去了。

此刻,仲秋已過,蟬鳴已逝,涼風習習。回憶起初一時的點點滴滴,心是沉重的。時光帶給我們成長的同時,也讓我們失去了很多。願小孟老師和我們一起,在各自的青春軌道上收穫成長。

猜你喜歡

熱點閱讀

最新文章

推薦閱讀